氮超標原因分析
進水負荷過高:如果污水中含有的有機物或氨氮濃度過高,超過了處理設施的設計處理能力,就可能導致出水中氮含量超標。
硝化反硝化過程受阻:在生物處理階段,若曝氣不足或溫度、pH值不適宜,會影響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活性,從而影響氮的去除效率。
碳源不足:對于反硝化反應來說,足夠的易降解有機碳源是必要的。如果碳源缺乏,反硝化作用將受到抑制。
磷超標原因分析
化學除磷效果不佳:采用化學藥劑(如鐵鹽、鋁鹽)進行除磷時,投加量不夠或者混合條件不好,都會導致磷去除率低。
生物除磷系統不穩定:一些污水處理廠利用聚磷菌來實現生物除磷,但如果這些微生物得不到充足的厭氧-好氧交替環境,其吸磷能力就會下降。
污泥齡過長或過短:適當的污泥齡有助于維持聚磷菌的活性,但過長或過短都可能削弱其功能。
對于氮的控制:
優化工藝參數:確保合適的溶解氧水平、溫度和pH值,以促進硝化和反硝化的順利進行。
增加外加碳源:當原水中碳源不足以支持反硝化時,可以添加甲醇或其他易降解的有機物質作為額外的碳源。
強化預處理:通過提高初沉池效率等方式降低進入生化段的氨氮濃度。
對于磷的控制:
改進化學除磷: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化學藥劑的種類和用量,并確保良好的混凝沉淀效果。
增強生物除磷效能:為聚磷菌創造有利的生長環境,比如通過設置合理的厭氧區和好氧區,保證足夠的時間讓聚磷菌完成釋磷和吸磷過程。
合理管理污泥:保持適中的污泥齡,既不過長也不過短,同時注意及時排泥,防止老化污泥釋放磷回到水中。
綜上所述,針對氮磷超標的狀況,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,包括但不限于優化操作條件、改善工藝流程、加強日常管理和維護等措施,以達到有效控制的目的。